养兰画兰 从瓜田到虚室_兰花
2021-8-18 11:36:33130
本报记者 昭普
他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名超级兰友,从养兰、画兰,再到设计“兰空间”、策划兰花展,从“票友”玩成了“专家”。
“十八瓦盆”兰画展,四季兰清赏雅集。日前,设计师南亭在工作室里策划了一场以“同乞清凉”为主题的兰画展,将十八幅兰画作品与四季兰盆栽搭配,光影幽雅,相得益彰,设计营造新意别样的“兰花空间”。
同乞清凉,十八瓦盆兰画展
兰花是一种植物,可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却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一个载体。
“短策暂辞奔竞场,同来此地乞清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无一语,答秋光,愁边征雁忽成行。中年只有看山感,西北阑干半夕阳。”南亭以夏承焘的诗句为题,设计兰花空间,策划兰花画展,画展短短一周,却成了爱兰雅士的打卡地。
兰花几朵,幽芳轻吐,既是兰画展,更是雅集,在画与花中踱步,每一件作品看似自然随意,却有一番“别有用心”的创作味道。策展人南亭作为一名资深空间设计师,正如他的作品风格,从画展空间中悠然可见。空间背景喜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为衬托,给人清新脱俗感,同时注重空间和光影的变化,让兰花兰画的一花一叶成为主角,设计风格雅致而富于艺术表现力。
“今年三月开始,画了第一幅兰画作品,其实也是源于一株自己种下的兰花开出了第一朵兰花。”南亭道出创作的缘由,这次画展的每一件作品的主角,都是他所养过的兰花。有老家屋檐下破瓦盆里不知名的下山兰,有大众喜闻乐见的“老种”,也有特别稀有的珍品。
画中兰叶寥寥数笔,虽着墨不重,而线条的刚与柔、巧与拙的变化,展示出丰富节奏感和生动气脉。之所以冠以“十八瓦盆”兰画展,也许在设计师的眼里,各种形态的瓦盆也是一种实体“建筑”,而且更富有传统韵味。
虚室生香,香草三百株
书桌与兰花为伍,有奇石、字画与满屋的绿植陪伴。主人打开一轴毛竹纸,潇洒笔墨间,勾勒出一丛疏花简叶的幽雅之兰。
工作室带南窗的小房间,也是南亭养兰画兰的个人“空间”,取名为“虚室”。大玻璃窗下,兰花可以接受阳光浴,一旁设有浇花池,要把近三百盆兰花都养好了不容易,光浇花,都要个把小时。针对不同品种的兰花,室内还特意装有补光灯,可补充兰花的光照。
“我是感觉与植物特别亲近,在花草间人会感觉比较安心,可能我五行也是比较适合 木 的,置身植物里面,比较自在。”南亭说,自己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植物,包括一些设计理念都有关联,现在人们都很向往大自然,设计会融入更多自然元素,这可能与我们本来就来自大自然的本性相关。
养兰画兰赏兰,对于南亭而言,兰花将他的生活工作两者融为一体。南亭说:“设计灵感没了,先停下来,看看兰花,可以很好地调整思绪。半夜醒来,看看兰花,哪怕抚摸兰花叶子几下,心境也会立刻安宁。”
从03年建了一间取名为“瓜田”的空间开始,到年搬家新建了“虚室”空间,兰花一直是这个空间的主角。正如悬于室内的一幅字画所题:闻香品茗赏石论道,说出了主人当下的心境与喜好。
南亭在老家平阳有一个茶园,他自己也喜欢种茶、采茶、做茶。平日里与兰友、设计同行交流的方式,他喜欢边喝茶,边聊聊香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