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金昌沙产业:在治沙中致富 在致富中治沙_治沙
2021-6-18 8:15:58152
6月16日晚2110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栏目中聚焦金昌沙产业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点击查看完整视频↓↓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过去住在甘肃河西走廊附近的群众一直饱受沙漠侵蚀之苦。为了治沙,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经济林果等沙产业,引导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甘肃省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近几年当地持续推进戈壁农业发展,培育以新疆灰枣、山西骏枣为主的沙产业,在防沙治沙的同时,也为百姓增加了收入。然而随着产能扩大,近一两年灰枣价格一路下跌,为了保证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林草部门请来高校专家支招。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研究员毛永民 :我认为需要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因为目前干枣市场整体下滑,但是鲜枣市场,目前效益还是比较好。制干品种像我们的灰枣、骏枣都属于制干品种,鲜枣的市场目前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行情有所上扬。甘肃省金昌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珙:积极调结构,引进冬枣、蟠枣等鲜食品种。预计明年,今年改接的这些千亩冬枣会全面挂果, 为枣农带来两到三千元(每亩)的经济效益。在甘肃金昌的永昌县,得益于防沙治沙的成效,芍药种植大户,刘玉海的3000亩芍药即将迎来收获,刘玉海介绍说,芍药的根可以作为中药材,他和合伙人共投入了近00万元种植芍药。甘肃省永昌县芍药种植户刘玉海:今年的行情可以说达到两万块钱(每亩),一万五到两万块钱,效益再好的话就会达到两万,今年收益也可能达到一千四百万。记者看到,在芍药地的周边种植了很多树,这些都是防护林,起到保护基地药材的作用。甘肃省永昌县林业站站长孟召开:防风固沙这块就是从“大林带小网格”开始,防风固沙或者保护她(芍药)的花不被吹落。甘肃省金昌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珙 :在这个小网格具备了以后,会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小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来源:农业农村频道原标题:《央视聚焦金昌沙产业:在治沙中致富 在致富中治沙》阅读原文
关键词 >> 媒体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nzheng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