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花儿 东西协作_牡丹
2021-8-10 18:57:29151
公司介绍
临夏州振华牡丹园艺科技公司成立于14年7月。16年评为临夏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州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富民产业培育先进集体,公司为中国花卉协会会员单位,“紫斑牡丹星创天地”通过国家科技部第二批命名挂牌。成功注册 “河州紫斑牡丹”商标。为实现弘扬牡丹文化、发展牡丹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目标,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院校+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发起成立了河州紫斑牡丹书画院、临夏州紫斑牡丹研究会,组织成立了临夏县振华河州紫斑牡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临夏县振华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临夏县状元红牡丹、凤凰山牡丹、富硒中药材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公司办公区位于兰临高速临夏市出口,交通方便,占地多亩,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600多米和封闭式仓储00多平米,建成了占地5000多平米的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圃。17年公司在临夏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内流转土地00亩,流转时间年,全力打造河州紫斑牡丹产业园。项目区平均海拔1996米,年降雨量550毫米,年均气温69度,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年在井沟乡果园山村毕家庄流转土地550亩,打造以牡丹芍药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景区。
目前,振华牡丹公司先后建成150亩的临夏牡丹、国外牡丹、中原牡丹、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圃,建成国外切花芍药、中原切花芍药和临夏观赏芍药、药用芍药资源圃,正在申报国家级临夏牡丹种质资源库。建成临夏牡丹良种扩繁基地300亩,标准化油用紫斑牡丹生产基地300亩、芍药切花基地210亩,1000亩啤特果林下种植油用紫斑牡丹生产基地。目前,完成投资2800多万元努力打造以牡丹芍药产业为基础,集花海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农家乐、科普宣传、研学旅行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性田园综合体。
公司制定的甘肃省地方性标准《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技术规程》(DB62T272316 )于16年10月由甘肃省质检局正式发布实施,投资0多万元,建成甘肃省第九批农业标准化紫斑牡丹示范基地建设,并与19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16年5月与临夏市科协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河州牡丹文化论坛;17年5月26日与州科技局合作举办临夏州牡丹产业发展培训班;18年5月16日举办临夏县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19年5月10日与临夏州科协合作举办19甘肃临夏紫斑牡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织专家团队出版了《牡丹吟》诗词集和《临夏牡丹栽培技术》。正在编写《临夏牡丹论文集13》《临夏牡丹标准图谱》《临夏紫斑牡丹产业化发展生产技术》。目前振华牡丹公司研发生产出河州紫斑牡丹酒和河州紫斑牡丹籽油、紫斑牡丹花蕊茶、叶芽茶、叶芽菜。
牡丹种质资源圃主要保存对象:
1、临夏牡丹传统品种386个。其中临夏牡丹良种8个:金花状元、佛头青、大藕、玉壶冰心、观音面、绿蝴蝶、紫朱砂、太士黄。
2、适宜临夏种植的中原牡丹:曹州红、洛阳红、二乔、首案、百园红霞、景玉等多种。
3、适宜临夏种植国外牡丹:花王、太阳、芳纪、海黄、岛京、巴茨拉、金阁等多种。
4、野生牡丹保护品种:西藏大花黄、云南滇牡丹、杨山牡丹、紫牡丹等多种。
5、黑色系牡丹有:初乌、黑豹、皇嘉门、墨润绝伦、乌金耀辉、珠光墨润、黑之梦、黑夫人、赛墨莲、黑花魁等。
6、绿色系牡丹有:绿幕隐玉、春柳、绿洲缠丝、豆绿等。
芍药种质资源圃主要品种有:种生粉、桃花飞雪、杨妃出浴、奇花露霜;红色魅力、埃尔莎萨斯、亨利萨斯、御前表演、珊瑚日落、雪莉寺庙、莎拉伯恩哈特、超级珊瑚、阳光女孩、加马、生日快乐、堪萨斯、老忠诚、尼克塞勒、夏威夷珊瑚粉。
振华牡丹公司在临夏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鸟瞰图
振华牡丹部分品种介绍
观音面
玉壶冰心
玉狮子
金花状元
太士黄
2、临夏牡丹概况
临夏已有1400 年的牡丹栽培历史,拥有众多的紫斑牡丹传统品种和丰富的牡丹文化。当地栽培的紫斑牡丹,以其花冠硕大、香味浓郁享誉全国,花瓣基部有色斑而得名。具有“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美称。
近几年临夏地区抢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14]68 号)等国家战略性机遇,把牡丹作为木本油料作物和特色经济林优选树种进行全面推广,《甘肃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13 年》将临夏地区列为紫斑牡丹种植最佳适宜区。临夏州将紫斑牡丹作为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培育,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在全州适宜地区大规模发展牡丹种植,做大做强牡丹产业,将“河州紫斑牡丹”作为地域名片进行大力宣传推介。
14 年以来,临夏县、临夏市在大夏河沿线建成了60里牡丹文化长廊,这是全省乃至全国道路绿化中栽植牡丹面积最大、里程最长,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牡丹旅游观光长廊。以此为依托,临夏州委州先后多次成功举办了“河州牡丹文化节”,吸引了甘、青、宁等周边省市的大量游客旅游观光,弘扬牡丹文化,发展牡丹文旅产业成为新时代临夏地区的首位主推产业。
16年5月10日,临夏市召开首届河州牡丹文化论坛,来自全省各地牡丹专家就加快临夏牡丹产业发展提出积极建议;16年5月1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新闻报道了“甘肃临夏:万亩紫斑牡丹成为西部旅游新名片”;16年6月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华民族》栏目专题播放的长达30分钟的纪录片《河州牡丹》,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19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搜狐、网易新闻客户端、华夏文明导报、甘肃日报、新甘肃、甘肃电视台、每日甘肃网、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临夏州市新闻媒体等上百家媒体先后进行了集中报道。其中,新华社刊发题为《甘肃临夏:发展“牡丹经济”》的新闻报道,该新闻被亚太地区、欧美地区12个国家以10种语言同时发布,并在第一时间被世界各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广泛转载,总量近440家次,临夏牡丹经济的美名正在传遍全世界。4月30日新华社及新华网发布的《追美春光 牡丹花开等你来》点击率高达110万人次。19年 5月14日、21日,6月4日,中国绿色时报连续以《紫斑牡丹,临夏的一张亮丽名片》《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家庭如何养好紫斑牡丹》为题进行了连续宣传报道。
临夏是全省紫斑牡丹种植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当地因势利导,举办多届牡丹文化节,促进了牡丹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紫斑牡丹成为临夏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牡丹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从事牡丹种植、牡丹产品深加工和技术研发的企业、合作社有43家,从事牡丹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服务等人员近10万人。每年五月,上万亩牡丹竞相绽放,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踏来,带火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打响了河州紫斑牡丹产业的新品牌。
16年第一届河州牡丹文化节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17年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18年河州牡丹文化月实现旅游收入1035亿元;19年“河州牡丹文化月”累计接待游客约27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091亿元。牡丹在文化旅游和地方经济核心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3、紫斑牡丹全年农事工作点
4、“九步法”栽培药用芍药
芍药花大、色艳、多姿多彩,被誉为花中之相,芍药喜欢疏松透气的砂质壤土,喜欢清新流动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芍药的根系由根颈、块根、须根三部分组成。根颈位于芍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浅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富有营养,是芍药药材的主要部分,块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断裂后却可萌生较小的新芽,秋季收集5cm以上的断根也可繁殖;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并可逐渐演化成块根。
药用芍药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整地施肥
栽植芍药宜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
结合整地每亩均匀撒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3000~4000kg、磷酸二铵30~40kg,深翻50cm,耙细整平备用。
2、分级选苗
药用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方法。
(一)分根繁殖时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 cm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cm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30cm深的湿沙或湿土坑内。
(二)种子繁殖时首先选择新鲜、饱满、没有感染病原的芍药种子,于秋季(白露至秋风)开沟播种,覆土35cm压实土壤,第三年可以直接移栽实生苗。方法是于八月底,即处暑前后将2年生芍药苗叶片割去,12天待水分散失土壤疏散后起苗,起苗后将芍药苗按照大中小三级分级,进行分级栽植。
3、适时栽植
药用芍药栽植时间一般为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不宜过早或过晚,最迟不超过10 月下旬,否则芍芽(或芍药根)易染病,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
4、合理密植
为保证出苗整齐和便于管理,亩栽植芍药要坚持合理密植,密度不易过大。每亩栽植4000—5000株为宜。栽植时将分级后的芍芽或芍药根按大、中、小三级分别进行穴栽,一般按照宽窄行进行栽植。行距应该以除草施肥方便为宜,一般为60cm 40cm 30cm(即宽行 窄行 株距)。栽植深度以芍药芽覆土34cm为宜。
5、肥水管理
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 年起,每年需土壤追肥23次,分别于4月、6月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次每亩穴施生物有机肥料+磷酸二铵100kg(生物有机肥与磷酸二胺比例为3:1),或亩穴施饼肥+磷酸二铵80kg(饼肥于二胺比例为3:1)。为了保持芍药健康生长,还需要在57月间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500800倍液2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
芍药怕涝,在降雨量充足的地方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排水,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6、适时修剪
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5月中旬芍药花开时,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当然如果药用芍药有花海效益的话,等到芍药花开败后及时剪除花茎,便于集中养分供应根系生长。
7、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性强、干净彻底、技术简单,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而且给芍药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中耕除草坚持“宁除草芽、不除草爷”,保持锄早锄小锄了,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主要在芍药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进行。
8、绿色防控
药用芍药要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如下技术措施:
一是合理密植、防止芍药田间积水;
二是及时防除芍药田间杂草;
三是秋季及时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减轻病虫害;
四是芍药生长旺盛季节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芍药抗病性;
五是在芍药发病初期及时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9、适时采收
药用芍药一般于移栽后第4年的8~9月采收,采收时,选晴天先割去芍药植株茎叶,晾晒1天左右,然后挖出全根,轻轻除去泥土,将根颈头切下做种用,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振华牡丹公司部分芍药品种实景图片
5、紫斑牡丹最佳生长适宜的临夏气象资料
(以临夏市为例)
《13甘肃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将临夏、临洮、兰州列为牡丹生长最佳适宜区。那么,临夏有哪些因素适合牡丹发展呢?今天,先从气象因素加以介绍。
气候特征
临夏州具有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由于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响,造成气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和光、热、水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年平均气温:临夏州年平均气温在5294℃,分布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中部临夏市年平均气温70℃,极端最低温度层出现在1月为270℃,严寒期( 5℃)为52—62天。最高温度曾出现在7月为366℃,气温日较差在117138℃。
农业指标温度
0℃:土壤解冻、草树萌发、开始春耕等,初日最早出现在2月上旬(10日),最迟3月下旬(25日);终日最早出现在10月下旬(27日),最迟12月上旬(1日)。
5℃:冬小麦等农作物开始生长。初日最早出现在3月中旬(13日),最迟4月下旬(日);终日最早出现在10月上旬(7日),最迟11月上旬(8日)。
10℃:作物生长活跃期,初日最早出现在4月上旬(9日),最迟6月上旬(9日);终日最早出现在9月中旬(19日),最迟10月中旬(17日)。
15℃:喜温作物活跃生长期,初日最早出现在5月中旬(15日),最迟7月下旬(30日);终日最早出现在8月上旬(1日),最迟9月中旬(17日)。
年均降水4949mm,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为2737mm。
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日照时数24747小时,比武威少462小时,比天水多501小时。
地温:临夏年平均地表温度在812℃之间,临夏市年平均地温104℃。
土壤冻结初(终)期
10cm深度:11月21日冻结,翌年3月2日解冻;
30cm深度:12月13日冻结,翌年3月4日解冻;
无霜期:145152天;
倒春寒:多发生在45月上旬大幅降温1015℃,极限低温达10℃以下。
海拔高度:17001840米;
经、纬度:北纬3537,东经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