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偷得浮生半日闲,环山路上转一转_都是
2021-6-30 8:04:34176
偷得浮生半日闲
图、文长安18子
今天是周日,古城西安的天气多云间阴天,感觉有些闷热。平时由于工作忙事情多 ,好久都没有出去转转了。今天难得清闲,吃过早饭,我开着车与妻子向环山旅游路驶去。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省道S107——环山旅游路上。刚刚铺过柏油的路面宽阔平坦,新画的道路标线清晰美观,中间不知什么时候增加了隔离带,金黄色的水泥墩子很醒目,路两边的绿化带绿树成荫,不时有各色盛开的鲜花点缀其间。
走在这宽阔平坦的环山旅游路上,南面是连绵不绝的秦岭终南山,层峦叠嶂,苍苍莽莽,永远巍然地屹立着,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护佑着关中大地上人们。不时能看到一条条流水从各个峪口出来,潺潺地向下流淌着,灌溉和滋润着肥沃的土地。这里真的是“看得到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有福气的。
车子在川流不息的环山路上向东飞驰着,很快过了庞光、草堂、太平,出鄠邑进入了长安境内,过东大向东不久,就看到路南有一个新建的园子,有工人还在里面施工,大门口几个柱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随即把车停在门口进去一游。
门口柱子上是”发展新理念,做给群众看。教会群众干,帮助群众赚。“这应该是现在农村干部的新理念吧?旁边有几只小鹿(雕塑)在悠闲地吃草和张望。
园子里新栽种的花草,虽然还没有把黄土遮盖住,但依然在盛开着。
这块黑色的石头上,刻着唐代诗人孙鲂的诗句”三月始为春“。
这里有几只形象逼真的白色山羊,母羊领着小羊在吃草呢。
这里是一个熊猫园,大大小小的熊猫憨态可掬、招人喜爱。
这只大熊猫怀里抱着一个小熊猫,手里拿着一节翠绿的竹子正在品味儿呢。
一条绿色的通道,两边的地里有几个工人正在除草、栽花。
你看这两棵紫薇花开的多美!
这块石头上是唐代诗人元稹《牡丹》中的诗句“便别一年春”。
这块石头上,是不是篆字“春江花月”?
这里有一群狼的雕塑,有的警惕地张望着,还有一只仰天长啸。
这块红色的石头上刻着一个金色的篆体“福”字。
这丛粉红色的小花,应该是麦蓝菜吧?
这块红色的怪石上,是白居易的诗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也是咏牡丹的。
这块石头上是宋朝诗人寇准的《忆洛阳》:“不堪花下听歌处,
这块石头上是大诗人李白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也是咏牡丹花的。
下面的怪石上刻的,也都是“福”字。
”千花百卉不成研“这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诗句。
你看这一丛鲜艳的百日菊开得多美啊!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牡丹的诗句。
这块石头上的”馨香惟解掩兰荪“这是唐代诗人唐彦谦歌颂牡丹的诗句。
这里有几只白鹅,正在“曲项向天歌”呢。
这里有一群“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洁白的羽毛、鲜红的头顶和双腿,体态优雅,栩栩如生。
这里有一大一小两只黑熊,笨笨的样子也很可爱。
这个是宋代诗人方回的诗句:“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村一空。”
这句“再见姚黄魏紫君”不知出自何处?
这个葫芦还没有长好呢。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这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泪阑干。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这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金丝猴,地上、树上都是。
从这些石头上的诗句来看,这里应该是一个牡丹园吧,只是现在不是牡丹花的季节。出了园子向南就是老环山路,顺着老路向东走了几百米,就看到路北有一大片荷花正在盛开。
随即就把车停在了路边,走进这个荷花园里观赏荷花。
这里本是一片田地,摆满了数不清的花盆,花盆里面种的全部都是荷花。还真有一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味。
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各种各样的荷花,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正在盛开着,有的已经落败结子了。
看着这些荷花,就让人想起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朵朵花都是那么干净、纯洁,就是花中洁身自好的君子样儿。
赏完荷花,上车顺着环山路继续向东走,两边都是看不尽的美景。过沣峪口、子午镇,很快就到了五台镇,在五台镇停下来转了一会儿,看看快十二点了,商量着中午到沣峪口吃饭。
顺着老环山路又往回走,路虽然很狭窄,但路两边的绿树很多,走在上面显得很凉爽。
沣峪口现在已经成了美食小镇,从环山路转盘一直到山口,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饭店,最多最有特色的可能就是重庆石锅鱼了。我们走进一家鱼店里,两个人要了一锅三斤多的酸菜鱼,就美美地吃了起来。常言说,吃面不如吃肉,吃肉不如吃鱼。鱼的营养价值比面可高多了,鱼肉细嫩,酸辣鲜香,确实是非常好吃。可惜我们两人的饭量都不大,没有吃完打包带回,尽兴而归。
【作者简介】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和旅游、读书,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关注、支持、点赞、交流!
我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喜欢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期待着与有缘人的相识、相交、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