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树牡丹的观赏价值以及在园林景观设计配置中的应用_牡丹
2021-8-24 11:29:12143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象征着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不但花色美丽,还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中川树牡丹(紫斑牡丹)独特的高大形象和多姿多彩的树形以及浓郁的香味,更加衬托了国花雄伟挺拔,花中之王,艳冠群芳的气势,不论在牡丹专类园建设还是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很多牡丹园建设中都引进移植甘肃百年大牡丹作为该园的镇园之宝,有些园艺爱好者不惜重金在别墅庭院中移植栽培古树牡丹。下面将目前北方寒冷地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植物配置栽培成功的树牡丹专类园介绍如下:
长春牡丹园、沈阳植物园牡丹芍药园、中川牡丹园的建设方案有不同的设计特点:
1、长春牡丹园
坐落于长春市人民大街的长春牡丹公园被誉为“百亩万株牡丹园”。公园始建于1998年,05年该园多次引进了大批甘肃树牡丹(紫斑牡丹)。现在园中有各类牡丹7000多株,芍药5000多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大棵牡丹就有多株,紫斑牡丹品种有80多个,中原牡丹品种10个,日本和欧美牡丹品种22个,另有芍药品种65个。
全园设四区六园:一区为块状栽植区,显示了大块栽植牡丹的热烈气氛。二区为疏林牡丹配置区,区内多松柏类树木,林下的各色牡丹在绿树的映衬下给人一种荷兰郁金香花展的气氛。三区为草坪牡丹配置区,全区牡丹在草坪的烘托下层次清晰、界限分明。四区为水、石、牡丹配置区,全区以荷花池为中心,牡丹与观赏石相互搭配,营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氛围。六园为百年牡丹园、牡丹标本园、紫斑牡丹园、中原牡丹园、日本牡丹园和芍药园。园内植物布局合理、中心突出,植物配置层次分明、条块清晰、错落有致。水、石、亭、桥、路、林、草相得益彰,优雅别致。小桥水景给人生动惬意;山石让人感觉古朴;鲜花让人热烈奔放;草坪给人心旷神怡;游路使人曲径通幽,充分体现了长春牡丹园林绿化工人的鬼斧神工,牡丹栽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提高到总面积的32%,中心地带栽植面积达到68%。成为东北寒冷地区牡丹栽培的品种和技术示范样板。
2、沈阳植物园牡丹芍药园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东郊,距市区十公里,交通便利,全园总面积211公顷,其中牡丹芍药园约3公顷。该园于1998年在原有大量芍药和少量中原牡丹的基础上开始引种栽植甘肃紫斑牡丹。经过两年露地不用人工保护可以安全越冬实验后,又在00年到04年大量引种栽培。园中现栽有牡丹2500株,品种156个;芍药5000株,品种约50个。园内在观花凉亭、草坪和高大乔木的衬映下,视野开阔、布局精致、花坛紧凑、色块分明,既有团块状的单色花区,又有高低错落、色彩合理的搭配区。中原牡丹布置在花坛中,甘肃树牡丹栽种在坡面上,一个冬天需要保护,一个冬天不用保护,使两个品种形成鲜明的对比。花开时节,万人攒动,争相与“花王”合影留念,极大的提高了公园的观赏性和知名度,成为沈阳十五大旅游景观及辽宁省五十个最佳旅游景点之一,荣获国家首批最高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3、中川牡丹园
中川牡丹园位于海拔00米的兰州新区,占地面积00余亩,园内生长着100多万株世界著名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紫斑牡丹,荟萃着全球牡丹优良品种500多个,芍药优良品种0多个,特别是甘肃原有牡丹种群的树牡丹品种100多个,百年大牡丹10000多株。是游人体验绿色生活、感受丝路文化、享受修生养性、沐浴自然风光的全新生态文化康养旅游胜地,成为世界独具中国西部文化特色的牡丹文化与宗教艺术相结合的山地牡丹观赏旅游景区。
全园地形北高南低,分布在四道梁、三条沟和一面坡上。形成四区九园一中心的旅游布局。
四区为“牡丹观赏区”、“宗教文化区”、“牡丹精品培育区”和“油用牡丹示范区”。
牡丹观赏区:
栽植以观赏为主的牡丹50多万株,并按照色彩和地形区块及文化内涵划分为九园,各园的寓意不尽相同。
鸿运园:主要以高大的红色牡丹为主,树高都在15米以
上;花开时碗大的红花在游人头顶绽放,有鸿运当头的寓意。
佳丽园:主要以粉色牡丹为主,每朵花似一位美女,婀娜多姿,清香典雅,品种有“黛玉”“粉红佳丽”“俏佳人”等,形成白居易词中“六千粉黛无颜色”“美人国色在西方”的景象。
陇翠园:以甘肃优良品种为主,五彩缤纷,繁花似锦。如群星荟萃,体现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之意。
富贵园:主要以紫红色为主,内配夜光杯,紫皱绸等珍稀品种,形成“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幸福田园景象。
清心园:以洁白色牡丹为主,内配甘肃特有的红斑牡丹,如:红斑玉蝶等品种,让人们在园中得以洗尘洁心、净化心灵。
长寿园:以百年牡丹为主,树型高大,振奋人心,人们可以在园中吸纳牡丹的灵气,闻香治病,延年益寿。
独秀园:以甘肃特有的独杆牡丹为主,树型高大,一杆撑天,花枝像伞一样,护佑游客幸福旅行。“独秀”既代表了甘肃树牡丹独有的资源,又显示了独有的秀丽景观。
国际园:园内汇聚日本、欧洲等国外优良品种,与甘肃牡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各有千秋,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芍药园:汇聚甘肃及国内品种和国外品种,延长观赏花期,丰富游览效果。
宗教文化区:
牡丹原产中国,有00多年的历史文化渊源,秦王川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多元文化传承丰富,古丝绸之路的民族风情,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其中牡丹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园内修建的灵丹寺院,气势恢宏,古典建筑精巧美观,沿山坡两面建设的地方庙宇,飞檐斗拱,雕梁画柱,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体现了秦王川农耕历史文化的深厚博大。把牡丹文化与宗教艺术融为一体,也是中川牡丹园旅游观光的重要内涵。其中“灵丹寺”中的千年牡丹神树最为惊叹。
牡丹神树树龄达1000多年,树高38米,粗度近40公分的牡丹古树,被誉为“牡丹神”,为镇园之宝。神树周边遗传下的百年牡丹树就有近0多株,由于牡丹神树花为红色,是甘肃民间有历史传承的品名为“状元红”的珍稀品种,故兰州及周边学子在临近高考前来敬拜,以求取得好的名次。更为奇特的是每年园中牡丹盛开之时,牡丹神首先开放,其余花才陆续盛开,恰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魅力,让人惊奇不已。
牡丹精品培育区:
是以甘肃树牡丹为主的展示区,也是开展科普教育、新品种展示、学术交流、杂交育种,体现园区科研水平的一个观赏区。
油用牡丹示范区:
牡丹产业园承担着“用甘肃牡丹致富甘肃”的企业责任,示范区的油用牡丹种植就是让甘肃的贫困农户通过种植油用牡丹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示范样板带动脱贫,并形成现代农业特色的田园景观。
牡丹园推出的“赏牡丹花,品牡丹茶,喝牡丹酒,吃牡丹油,享牡丹福”的牡丹文化主题旅游已成为兰州新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示范样板。
以上三个样板园中,长春牡丹园以原有平地、松林、草坪和水景石亭为基础进行设计栽植的牡丹园;沈阳植物园是在以缓坡地为主,用中原牡丹、甘肃树牡丹与芍药相搭配,以块状进行配置的牡丹园。中川牡丹园是在丘陵山地沟壑地形上以功能进行分区、以颜色和树牡丹品种为主并融入传统文化寓意来提升观赏情趣的设计理念。
根据各品种群系的特点不同,三大种群分别定义为高大的甘肃牡丹、秀丽的中原牡丹和艳丽的日本牡丹。目前南方各地牡丹园的建设景观配置中,基本以中原牡丹和日本牡丹栽植为主。西北、东北、华北寒冷地区多以栽植甘肃树牡丹为主;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较热地区多以栽植中原牡丹和日本牡丹为主。
鉴于各类牡丹种群的特性,在建设牡丹专类园时,可以把高大的甘肃树牡丹、日本牡丹、中原牡丹三者相互搭配,综合布局来构建高品质的牡丹专类园。当然,南牡丹(洛阳菏泽牡丹)北牡丹(甘肃树牡丹)的差异明显,栽种后的长期管理成本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部分,北方地区栽种牡丹还是首选冻不死,冬季过冬不用人工采取保护措施的甘肃树牡丹。特殊的株型、丰富的品种也可以用来调整提升牡丹园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