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傻傻分不清,这对最金贵的姐妹花,到底长得有多像?_芍药
2021-8-22 19:11:0616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文摄 通讯员 邵敏 陈飘飘
什么样的花,可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
“花中二绝”牡丹、芍药,当之无愧。
如果你只知牡丹雍容华贵,却不知孪生姐妹花芍药的明艳动人,那实在是遗憾。
牡丹为木本,芍药为宿根草本,两者同为芍药属植物,花开的模样几乎一样。
在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藏着浙江省现存芍药品种最多、最齐全的芍药专类园。
园中搜集了国内外近百种芍药,以及专家杂交选育的600多种新品芍药。
此时,园中芍药花开,小时新闻记者跟着芍药育种专家一起,识花赏花。
清明赏牡丹,五一赏芍药
自古赏花,牡丹芍药不分家。
清明赏牡丹,花期不过半月,随之花开的,便是芍药。
两花共植一园,花期可从清明延续至五一小长假。
牡丹、芍药几乎无法用种子直播,而是采用分根方式栽培,从栽培到花开,历时3年。
这两种花,素来喜欢干燥爽朗的气候,在烟雨的江南,鲜有两花娇媚的身影。
虽无洛阳牡丹誉满天下,但浙江却有杭白芍,作为浙八味的地道药材,广为流传。
杭白芍,花朵并非洁白,而是玫红色,“白”字说的是它的肉质根,切开为白色。
(杭白芍)
不怕涝的杭白芍,是众姐妹中的一朵奇葩,过去,只有它在江南一枝独秀,花开花落。
杭白芍还和毫白芍、川白芍、菏泽白芍(产地分别为浙江磐安、安徽毫州、四川中江和山东菏泽)一起,并称中国四大白芍。
不过如今,因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杭白芍作为药用的栽培逐渐淡出。
杭白芍的花朵是单瓣的,比起其它重瓣芍药,颜值略低。
不过,芍药育种专家史小华却利用杭白芍不怕涝的个性,杂交衍生出千姿百态,适合江南生长的观赏芍药。
牡丹芍药姐妹花,如何分辨
园中新品芍药,品相极佳,和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并无二异。
利用杭白芍的抗涝性,杂交选育的观赏芍药,美不胜收。
原来,原来相貌平平的单瓣芍药,也可以演变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花型。
花朵颜色,除传统玫红,还有白色、黄色、粉色、紫红、珊瑚色、渐变色、双色等。
花朵姿态,有重瓣、皱瓣、绣球状等丰富造型,有的花朵比脸还大,观赏性极佳。
尽管颜值趋同,但要牡丹和芍药,还是有区别的。
史小华说,除了牡丹的木质茎外,要区别两者,一看花,二看叶。
牡丹花苞脑袋尖,芍药花苞脑袋圆。
牡丹叶有点像菊花,芍药叶片是橄榄型的。
(两株芍药,左为传统芍药花苞,右为传统牡丹花苞)
不过,这种识花方法,也不是绝对的。
1948年,日本一位叫伊藤的育种专家,把芍药和牡丹成功杂交,收获了出其不意的美丽花朵。
为了纪念他,后人便把芍药和牡丹的杂交品种叫做伊藤芍药。
一株伊藤芍药,在市场上的售价需数百元。
它拥有牡丹叶型,花骨朵是尖头的,却和芍药一样是草本植物,开出花朵格外美艳。
(伊藤芍药)
“中国情花”芍药,缘何淡出视线
纵观历代诗文,芍药是“别离”和“多情”的象征。
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互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情花”。
说到情花,当今社会,我们想到更多的是玫瑰。
为什么芍药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这跟它相对高昂的市场价格有很大关系。
一株品相好的芍药,往往是花开时节销售,市场售价不下百元,高者甚至有上千元一株,品种进口居多。
虽然线上线下,大家也能淘到几十元一株的芍药根,但多是药用的杭白芍等品种,花开并不漂亮。
和含苞待放采摘的玫瑰不同,芍药只能等到花开之际采摘,能做插花,摆放数日。
如果把没开的花骨朵采下,做鲜切花,芍药后续是无法开花的。
芍药花的这个脾气,虽然不适合做鲜切花销售,却不影响花田观赏。
一朵芍药,花开56日;一株芍药,花开10日;一片芍药,花开半月有余。
天晴,花朵绽放,遇雨,花朵闭合。
芍药花的这个习性,很多花都有,它跟传宗接代有关,是为了防止雨水打落花蕊。
史小华自主选育的观赏芍药,价格上,比进口的更实惠。
芍药适合地栽,盆栽芍药却更适合家庭消费,如何让芍药盆栽,年年花开旺盛,也是专家正在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