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真正了解一下宣化葡萄!_宣化
2021-10-5 11:32:58208
朋友,你到过京西第一府宣化吗?你到宣化品尝过宣化的牛奶葡萄吗?
宣化素有“半城葡萄半城钢”之说。而宣化葡萄最为著名的要数白牛奶葡萄了,它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均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品质最佳,是葡萄王国中的佼佼者。平时人们所提的“宣化葡萄”,就是指此类品种。
宣化白牛奶葡萄因其果粒状似奶牛乳头而得名,其果穗为分枝型,穗大粒硕。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脆嫩欲滴,皮薄肉腴汁丰,味道清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厌。
宣化白牛奶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化验,除含有被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外,还含有酒石酸、蛋白质、钾、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及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故它有健脾和胃、利尿清血、除烦解渴、帮助消化之作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者亦有补益,成为受人青睐的馈赠礼品。
宣化葡萄虽然有名,但它的来历却不一般。相传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种子,由皇帝安排在这里栽培,专供皇宫贵族食用。因这里得天独厚的水质和气候条件,使葡萄长得粒大、皮薄、肉厚、香甜无比,可直接食用,也可做各种各样的菜。可烹制成过油葡萄、拨丝葡萄等,使之成为宴席上的高档佳肴。据史书记载,宣化葡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在清朝时期宣化葡萄就曾作为“珍品”进贡皇宫。而从五十年代起,宣化葡萄就一直销往香港、澳门以及其它多个国家。一九一五年,宣化白牛奶葡萄曾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展览会上获得“荣誉奖”,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优特产。如今,宣化白牛奶葡萄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吸引四方宾朋,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宣化葡萄节”。曾有诗赞曰:玉帝不晓凡间果,王母只道蟠桃鲜。葡萄王国游历遍,方知宣化“牛奶”甜。
相传,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路过宣化时,正值中秋前夕,金风气爽,古城欢腾。“迎闯王,不纳粮”的欢呼声响成一片。宣化王河湾、四方台村的乡亲们用丰满的白牛奶、秋子、玫瑰香等葡萄做成八大盘菜来招待义军。四样热菜是糖溜葡萄、羊肉丝炒葡萄、豆腐烩葡萄和葡萄片炒鸡丝。四样冷盘是“二龙戏珠”(即用黄瓜两条雕成龙形盘在盘内,四周是亮晶晶的葡萄珠);“玫瑰珠中结牡丹”(即在大盘内摆满玫瑰香葡萄珠,然后在上面浮置上一朵大大的牡丹花);“珍珠托将军”(用白面拌红糖做一披甲将军置于一堆红葡萄珠上)和“葡萄原珍”(盘内摆上五大都噜红白葡萄,葡萄叶衬置四周)。八盘葡萄香味浓郁,清淡可口,各具千秋。
李自成和几位将领,都盛赞宣化百姓的高超手艺和一片热心。席间,他们饮着葡萄酒,品着葡萄菜,不由感慨万千。李自成即席赋诗一首:“举旗征战扫凶顽,饮马洋河未下鞍,今日喜逢葡萄宴,王师不灭誓不还”。
宣化葡萄虽然好吃,但它的栽培技术却很严格,生长过程需要下很多功夫。
宣化葡萄是在每年的四月上旬,即过清明节十左右出土,然后是浇水、施肥。当出现上流(也就是在葡萄修剪过的枝头上出现水滴)时停止浇水。浇过一至二次水便可追肥、上架,等待发芽。若是气候正常,在六月三日至五日左右,葡萄就可开花。这时就需要绑条、去副稍、抹芽、定枝。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双芽必须去掉一个。从葡萄上架到成熟大约需要浇五至六次水,追三至四次肥。为了保持宣化葡萄特有的风味和优良品质,葡萄农们追施的完全是农家肥,决不用化学肥料。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给葡萄带来损害,在雨季到来之时,家家户户都要为葡萄安装防雹网,以防止冰雹对葡萄造成直接危害。这样,到九月十日左右,葡萄就熟了。当霜降来临时节,就将葡萄冬剪后入土,然后是上冻水,封闭。如今,宣化葡萄年龄最大的据说有六七百年之久,一架可产葡萄二三千斤。
为了栽培新的葡萄,在每年的春天,宣化人还将修剪下的葡萄条插进温暖的土壤里,使其生根发芽,等到秋天再将新成活的葡萄起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到土窖里保存,等到来年春天再重新栽上,这样一般经过三年左右的成长便可结果。
十一黄金周
欢迎大家到宣化莲花葡萄小镇
采摘牛奶葡萄
作者:武世平
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