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中国梦|百花馆里探牡丹,原来浑身上下都是宝_牡丹
2021-6-1 17:20:54251
牡丹的起源在哪里?牡丹的浑身上下为什么都是宝? 如果这些问题还在困扰你的话,推荐你去花博会百花馆一探究竟。特别是其中的牡丹展,目前已进入展期的倒计时。
牡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本土花卉。在本届花博会百花馆,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组织布展的牡丹芍药展让人大开眼界。
牡丹的开花期为每年4月,为了让它们能够参加花博与市民见面,本次展示牡丹芍药分会逐一挑选的牡丹盆花,都是从去年11月份进入冷库低温处理,今年3月份经过精细的花期调控技术,精准控制花期在5月日至6月2日绽放。
其间,共计10盆精品盆栽牡丹,分六大主要花色,30个品种,既有名贵稀有的黑牡丹“墨润绝伦”,绿牡丹“绿幕隐玉”,黄牡丹“黄冠”,又有香气浓郁的白色系牡丹“香玉”,粉色系牡丹“雪映桃花”。
芍药切花则有15000枝,有粉、白、红、紫、黑、黄、复色等色系,30多个品种,既有“种生粉”“大富贵”“杨妃出浴”等国内传统品种,又有从国外最新引进的“御前表演”“珊瑚日落”等进口品种,每一支都经过精心挑选,花苞硕大,枝杆挺直。
牡丹和芍药,看起来差不多,究竟怎样准确分辨?现场专业人士介绍,牡丹是树本植物,而芍药是草本植物,牡丹一直被称为“花王”,而芍药则被称为“花相”。
在展馆内,“中国-世界牡丹之源”的一张发展图谱上,清晰记录了牡丹栽培品种在世界传播,以及牡丹原生种的传播历史。矮牡丹、卵叶牡丹、大花黄牡丹、紫斑牡丹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世界牡丹的原生种全部出自中国。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耀九州。根据《诗经》记载,牡丹和芍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被作为传情示爱之花。由于花开贵气逼人,牡丹在历朝历代都被尊为“百花之首”。从花型看,单瓣型、荷花型、金蕊型、菊花型、托桂型、蔷薇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台格型等不一而足,让人大开眼界。
牡丹除了观赏,浑身上下还都是宝。最早被人知的是牡丹的药用价值,牡丹皮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的成分之一。后来,通过全产业链的开发,不管是盆栽花,鲜切花,还有用牡丹花加工出来的各种美丽健康的产品,都越来越多。比如,牡丹籽能榨油,牡丹花能入茶,还能提萃取精油,提取牡丹鲜花原液、牡丹花水,并制成牡丹香水、面膜、护手霜等。
根据安排,百花馆的牡丹芍药展持续至6月1日,之后将撤展轮换其他花卉主题展。